CN / EN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商理动态

连载 |《竞业限制法律理论与实务深度剖析》

发布时间:2022-03-07

(三)劳动者忠诚度持续关注与测试

劳动者的忠诚度问题,外部措施其实是无法直接干预的。用人单位只能通过持续关注劳动者日常工作中的细节来判断该劳动者是否忠于用人单位。这些细节包括劳动者对外交流时所持的立场、日常工作中对用人单位物料及相关资源的节约程度、劳动者的公司荣誉感、劳动者在本单位的职业规划、劳动者工作努力程度、劳动者为本单位付出的自觉性等。对劳动者忠诚度的测试,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匿名访谈来完成。

劳动者对外交流时所持的立场,直接反应劳动者对本单位的认可程度以及其与本单位基本价值理念及企业文化的趋同程度。如果劳动者并不认可本单位,或与本单位的基本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其实是无法真正建立对本单位的忠诚度的。当然,部分劳动者可能掩盖其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象上认可本单位及价值理念或企业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其他元素进一步考察其忠诚度问题。

劳动者日常工作中对本单位物料或资源的节约程度,其实是最易发现又最难伪装的。对本单位忠诚的劳动者,一定会尽力节约本单位的任何一点资源,绝不会轻易浪费。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主人翁精神。这种细节是无法以长期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人单位只需要持续、细心观察,即可察觉。

劳动者的公司荣誉感,最直接体现劳动者的忠诚度。一个以本单位为荣的员工,其忠诚度往往大于那些漠视甚至蔑视本单位的员工。劳动者的公司荣誉感常常表现在其谈论公司事务尤其是对外交往活动中。

劳动者在本单位的职业规划,也能直接体现其对本单位的忠诚度。一般来说,计划长期供职本单位的员工,其忠诚度往往高于短期供职的员工,当然,需要排除一部分为了谋私利而长期供职本单位的员工。

劳动者工作付出与努力程度,是考察其忠诚度最可靠的指标。只有对本单位忠诚的劳动者,才会尽力付出,尽最大努力为本单位工作。考察劳动者努力程度的关键指标是劳动者工作成果是否与其职业能力最佳状态相匹配,如果匹配则说明劳动者已经尽到最大努力;反之,不能证明其尽力为本单位工作。

对劳动者忠诚度的测试,仅凭用人单位内部机构调查是无法完成的,或者说是不具有可靠性的。笔者认为,利用第三方机构匿名访谈的方式,是目前法律体制下能做到的最佳方案。具体而言,第三方机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职业规划、工作机会推介等方式完成测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侵犯劳动者隐私,也不能进行恶意欺诈行为。



(本文系张志胜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不得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